微信公开课2019精华, 做好自己才能走得更远

2019-01-10 15:25:00 5544

1月9日-10日,2019微信公开课PRO在广州保利世贸博物馆正式开讲。本次微信公开课PRO以「同行With Us」为主题。2场主论坛、13场平行论坛、1场神秘的“微信之夜”精彩纷呈,持续2天。


以下是24条精华:


1、每天5亿人吐槽微信做的不好,还有1亿人要教我做产品。


2、去年8月份的时候微信日登陆量超过了10亿,国内互联网历史上第一款能有10亿DAU的APP。对互联网产品来说,是值得庆祝的事情。


3、一到过年过节,一些APP的界面、图像就会变,有的就像番茄炒蛋。微信的启动页不会变,以后也不会变。


4、有人说微信是互联网的异类,我感到惊讶,同时也自豪。


5、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产品?有很多用户?让人上瘾?还是什么样的?好设计的十个原则:一是有创意的;二是有用的;三是优美的,有美感;四是容易使用的;五是含蓄的,不招摇的;六是诚实的;七是经久不衰,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迅速消亡;八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;九是环保的,不浪费资源的;十是少即是多。


6、我曾经问我的同事,PC时代,浏览量最大的是什么页面?IE浏览器的404页面。那微软为什么不在这放一个广告?海量曝光。我的同事回答不出来。微信启动页为什么不放一个广告?八年,你每天花在微信的时间是多少?每天花在家人朋友身上时间有多少?有可能微信还多一些。如果微信是你最好的朋友,每次见面,他脸上贴着广告,你要撕下来才能跟他说话?我不希望是这样。


7、坚持好的原则,不意味没有改变。7.0发布的时候,非常多人吐槽。我们认识到,任何一点改动都会有5亿人跳出来不满意,所以不能按照用户投票。我用了两个月新版本之后我不愿意切换回旧的版本了。要不断往前适应这个时代,而不是怕用户抱怨就不去改变。


8、微信的两个动力:一是做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型产品。微信做了很多大胆突破,不是功能的突破,而是生活潮流的突破,比如“扫一扫”、“摇一摇”,这些变化会贯穿到生活之中。二是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。如果平台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,那是短视的,无法长久,能够造福很多人才有生命力。我们的目的是要帮助真正有好的服务的人。


9、我们不会用停留时长作为衡量APP的价值体现。“放下手机,多和朋友见见面”,这个理念我们没有变过。很多应用和APP的目标变成争夺用户的停留时长,这是违背常识的。用户的时间有限,沟通工具应该是帮助用户高效完成沟通任务。比如微信设计之初就没有“已发送成功”“等待发送”等,因为点了发送就不用盯着去看了,手就离开手机了,这才是高效的方式。同样的,咨询类工具,要帮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用的信息。


10、很多人都在做小程序,代码接口和我们一样,但是我不觉得会构成威胁。让自己好,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都不会太长久。小程序为什么去中心化?如果我们垄断头部的小程序,垄断流量,那整个生态就没有了。我们更看重整个平台的生态健康性。有人觉得我们倾斜自己投资的公司,不是我们倾斜,而是我们的平台做得还不够好,我们会对平台上的公司一视同仁。


11、我记得有一年我说要推出小程序的时候,我们团队就在讨论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。我们不是因为乐观才去做,而是知道很难,但是一定要去做到。为什么小程序是未来?APP要下载安装,体验并不好,网页的体验也不好。小程序是这些年来对用户最友好的体验。对于小程序,我们决心很大,但毕竟是一个生态,不能立即验证,要有足够的耐性,慢慢培育。作为流量红利来用,没有创造价值,对用户没有好处,对平台也是损伤。我们希望口子打开,有价值的小程序慢慢进来。虽然小程序现在也不能说成功,但是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。


12、小程序和app很大的一个区别是APP每个都是孤岛,连不起来,小程序却可以。小程序和用户的联系,是未完成的状态,我们会去完善。但是不会用粗暴的方式。


13、7.0微信的强提醒功能,目的是更多覆盖线下场景。希望的场景是,我在一个地方排队,只需要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获得一个排队的提醒,不需要下载APP、关注一个公众号、打开一个小程序。强提醒的本意是希望用在线下。


14、小游戏,离我们的期望还有差距。不是希望获得更多回报或者收入,而是希望更多高质量的原创的游戏。我在内部分享过,小游戏是关于创意的平台。外界理解成程序套用游戏的壳,这不是我们的理解。所谓创意的平台,游戏是载体,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。比如说,很多人看小说现在不看了,但是小说是创意,希望这个创意在游戏里体现。进入一个小游戏就像读一本小说一样进入情节。所以我一直强调一点,不希望看到我们收入上涨多少,而是看到有多少游戏是关于创意的,有多少是从来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。


15、公众号,内容的吸引力需要强化,好的内容才是根本。从平台角度来说,好的平台要鼓励内容创造者创造好的内容。博客时代有一些好的博主,现在公众号里面的反而没有那时多了。如果没有更多优质内容产生,一定是我们的平台做的还不够好,吸引力不够大。


16、微信本质上是社交工具。对于“社交”,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。社交的起源是什么?人开始群居,原始的社交开始产生。群体里最大的诉求是什么?不要被群体排斥。于是开始说话,说的话还要体现它的价值,就要带有夸张的色彩。延续到现在,朋友圈里面要精心挑选发夸张的东西。沟通的本质是什么?我觉得从社交产品角度来理解,沟通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。


17、发朋友圈就是强硬地把自己的人设通过朋友圈塞到别人脑袋里,是精心挑选的,对美化自己有帮助的。为了帮助表现人设,拍照片是最轻松的方式。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,我本来写好一段朋友圈的话,但是想了想,我想表现自己的什么人设,这么一想我就又不想发了。很多人越是自己的短处越要强化它,就要发个朋友圈。


18、有人说要逃离朋友圈,有人说觉得厌烦了,但并不是你以为的所有人都这样想。透露一个关于朋友圈的数据,现在7.5亿人每天进去,每天进去十几次,总数有100亿次。朋友圈承载了中国人的线上社交。朋友圈开创了新的社交场所,我把它比作一个“广场”。


19、朋友圈“三天可见”让朋友反目,但是从产品角度来说是合理的。如果重新做一遍朋友圈,我会有朋友圈,但是个人相册是私密的,朋友圈和相册两个相互独立,这才是最好的方式。


20、我们没有工具,记录每个人最真实的状态,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新的功能,叫“时刻视频”。结果被太多人叫成“即刻视频”,我们无法忍受,新版本里叫“视频动态”。


21、视频是希望记录自己和真实的世界,以及和真实世界的反应。拍视频不是用户的需求,有了微信之后,想要记录和分享才会拍视频。用视频记录,并且让好友看到,这个过程不应该类似朋友圈。视频动态是朋友圈的反面。视频动态别人看不到,必须点开你的头像下拉才能看到。


22、视频会取代照片,成为交流的载体,因为视频包含的信息量比照片大得多。一个好的产品是不需要费口舌去解释的,我解释了这么多,说明我做得不够好。


23、社交推荐和机器推荐,我认为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。社交系统具有纠错能力,是内部平衡系统,这就是社交关系的强大之处。


24、朋友圈就是一个人看到的全世界;社交推荐的“看一看”“好看”,是借别人的眼睛看世界的不同角度。


马上开启你的生意增长引擎